大型骨雕艺术作品 庆祝建党百年
今年5月10日,以红色题材创作的骨雕艺术作品《祝福》在广州正佳广场亮相。作品长2.55米、宽0.8米、高1.20米、重约1.5吨,将30多种典型景象灵巧地糅合在一件骨雕作品之中,作品正下方14朵牡丹花代表14亿中国人民心意相通;天安门两旁的56只仙鹤代表着56个民族团结一致;100只形态各异的和平鸽代表建党100周年⋯⋯ 作品以生动意向及玲珑匠心,为党的生日献上祝福。
骨雕艺术作品《祝福》
这件题材鲜明、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由广东省政协委员、骨雕艺术家苏忠阳带领三十余位民间工匠、耗时八年进行创作,在雕刻技术上采用了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雕技术中的骨雕、木雕工艺,并结合了立雕、圆雕等工艺技术,是传统岭南文化当代演绎的生动写照。
广东省政协委员、骨雕艺术家苏忠阳
以传统岭南匠心 讲好当代中国故事
这并非苏忠阳首次创作中国元素的艺术作品,2006年,他创作的《四海同心盼统一》获贾庆林主席以及习近平、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2010年,正值亚运会举办,他创作了《九九祥龙》汽车艺术作品,让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加多维立体的演绎;2021年,他在暨南大学,将骨雕作品《广州传说》捐赠出去。与其他民间传统工艺匠人关注中国历史和神话故事不同的是,苏忠阳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展现了更多的当代性。他认为,传统民间艺术要改革创新、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时俱进。唯有创新、求变、求新,才能避免出现「国粹穷途」、才能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中传承发展,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
骨雕艺术汽车《飞龙》
传递爱、用力爱 文化传承拓展公共外交
「Of the Nation,of the Word」,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苏忠阳将岭南民间手工艺传承的目光远眺到国际舞台上。2016年,苏忠阳的工作室「精雕坊」落户在广州文化地标红砖厂,多次接待了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的外国留学生们。在这里,苏忠阳为他们讲解骨雕艺术、手把手教授,在精雕坊展示中国传统“三雕、一彩、一绣”、粤剧,让来自各个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真实触碰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苏忠阳教留学生们亲手在材料上雕刻汉字“爱”, “我要把雕刻的爱带回乌干达。”来自乌干达的麦可分享了他的雕刻感受,当被问到用心刻字时想的是哪位时,他仰起脸微笑着说是奶奶。
外国留学生在精雕坊刻下汉字“爱”
如今,精雕坊已先后接待了数千名外国留学生,通过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苏忠阳向来自五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留学生弘扬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推动了公共外交,向世界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苏忠阳与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合影留念
6月10日,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简称广州国合中心)拜访了非遗文化骨雕艺术家苏忠阳先生, 在传统文化传承、推动公共外交等多个议题上进行深度交流。未来,广州国合中心将把握传统文化及公共外交在国际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搭建交流平台,与众多传统手工艺匠人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立体、多维、真实的中国。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精雕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