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August 24, a seminar on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highland of talent in Guangzhou as well as the launch of Annual Report on C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uangzhou (2022) and Guangzhou Global City Development Report (2022) (English version) was held at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enter.
蓝皮书:融入新发展格局
广州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转型
8月24日上午,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举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中心)承办,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协办、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支持的广州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研讨会暨《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2)》、《广州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2)》(英文版)发布会在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举行。
广州城市国际化蓝皮书
自2012年以来,城市国际化研究所连续主编出版《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总结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广州在全球城市研究评价排名中的表现,提出促进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建议;自2017年以来,每年发布城市发展智库报告《广州全球城市发展报告(英文版)》,介绍广州建设全球城市、外向型经济、国际友好交流等领域的最新成就。
作为全国400多本蓝皮书中唯一以城市国际化为主题的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蓝皮书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9年媒体影响力全国第4,2021年在地方经济类排名第3,全国综合排名第17。
伍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2)》执行主编
会议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执行副主编胡泓媛在会上正式发布《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2)》及《广州全球城市发展报告(2022)》(英文版)。她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2021年广州有力有效应对疫情波动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城市发展显示出强大内在韧性。
展望2022年,国际合作为全球发展注入重要动力,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不断向前,广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转型。《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2)》从国际人才高地专题、城市评价、国际经贸、交往与传播、国际化案例等方面探究广州国际化发展的途径。读者还可以通过该书评选的“中国城市国际化十大关注”,了解2021年中国城市国际化重大事件,把握城市国际化发展脉搏。
胡泓媛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执行副主编
研讨会:菁英云集
聚焦广州国际人才高地建设路径
在研讨会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广州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主题,与现场嘉宾观众讨论分享各自研究成果。
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爱平女士指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措施服务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作为广州经济强区的天河区,充分发挥自身科创优势,整合链接全球双创资源,建设天英汇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创新要素融合发展的“雨林式”创新生态体系。
宋爱平 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广州归谷科技园科技商务部副总经理曹江鹏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加快在全球布局研发及生产机构,中国作为主要新兴市场而备受青睐,吸引了一批科技企业落地。随之,国内的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也需迈向国际化,以承接日益频繁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广州归谷科技园聚焦国际人才的科技创业需求,通过实施构筑双湾“哑铃”格局、塑造良好创业氛围、链接国内重要平台、举办科技交流活动等创新举措,打造为行业领先的全维度标杆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助力广州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曹江鹏 广州归谷科技园科技商务部副总经理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凌教授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国际化(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普遍现象。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与地方转型机遇的契机,中国也正经历着海外人才回归潮。广州要实现打造世界人才高地和人才吸引的目标,应从海外人才主体的视角理解其回流动机与流动特点,进一步优化海归人才引进的策略和方向。地方政府在制定海归人才引进策略的过程中,需侧重软环境建设,提高地方的政策和整体环境吸引力;强化海归知识移民的“归属感”和“参与度”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环境建设;鼓励和资助知识人才的持续流动和跨地方专业网络和合作。
马凌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中心副主任
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副秘书长张程紫介绍了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全国,全力推进我国与东欧独联体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创新举措与成效。通过多渠道开拓合作资源专业化推动国际技术转移、依托优质战略资源开展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协助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动技术和产业升级、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构建多元合作格局、搭建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等措施,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有效开展互利共赢的国际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助力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民心相通,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国际效益。
张程紫 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副秘书长
搭建交流平台
助力广州国际化理论建设高质量发展
广州国合中心是广州市倾力打造的综合国际交流平台,成立以来,中心积极链接广州各部门及相关机构、企业,聚集政、产、学、研等多方资源。未来,广州国合中心将持续发挥综合协调功能,为广州国际化理论建设提供实践工作样本,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助推广州城市国际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郭慧青 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