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境内外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在穗落地和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4月25日下午,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星业创投、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深交所科融通V-Next联合主办,天河基金、粤港澳大湾区(天河)理财资管服务中心、中国银行广州番禺支行等单位协办的“四链融合”常态化路演对接活动之大健康与智慧医疗专场在广州市天河区越秀金融大厦68楼成功举办。
本次路演活动为大健康及智慧医疗企业和投融资机构搭建了一个资源对接的平台。活动共有7个优秀项目进行了精彩路演,涵盖微创外科手术产品、乳腺癌早期筛查、女性盆底康复装置、小核酸药物开发、智能居家康养、AI远程康复等领域。活动吸引了天河基金、三江源创投、创钰投资、广东协同创新产业基金、健康产投等近20家投资机构和相关生物医药企业的代表,逾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7家大健康及智慧医疗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从项目研发团队构成、产品方案、核心技术、市场预期和融资需求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精彩展示。在场的投资机构代表纷纷就项目的技术优势、应用前景、商业模式、临床案例和现有商务合作伙伴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提问,并从投资方的角度提出了宝贵建议,现场互动交流热烈。
▲ 投资机构代表与项目方互动交流
未来,广州国合中心将继续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产业机构、专业投融资机构、境内外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及企业,组织常态化的项目路演及对接活动,挖掘和扶持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在穗落地和发展。
项目一:智能稳合器、肠道支架及通道产品的研发及生产
▲ 江苏臣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魏弘毅做项目介绍
该公司以自主研发为核心,打造了全球领先的电动腔镜吻合器麒灵系列,搭载独家仿生学壁虎爪增阻技术、水滴成钉钛合金缝钉及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性能超越外资竞品,填补国产高端电动吻合器市场空白。其创新产品肠道保护支架开创"临时造口替代方案",大幅降低并发症风险与医疗成本,成为外科领域颠覆性解决方案。
项目优势突显于三大维度:一是千亿级吻合器赛道中,公司掌握电动化升级核心技术,在国产替代率仅22%的蓝海市场占据先发优势;二是国际化资深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强生、GE等跨国企业)驱动"产品+服务+专利"三维创新体系,持有7项在审专利及全球多国认证;三是精准布局微创外科全产业链,涵盖吻合器、穿刺器、支架等创新产品矩阵,其中独家自体除烟穿刺器、流域地形图2.0导航系统等储备产品将打开新增长极。
项目二:用于乳腺癌早期筛查的人工智能影像技术
▲ 香港恒译隆医疗科技集团CEO毛生福做项目介绍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女性乳腺健康的人工智能医疗影像科技公司。其核心算法在国际乳腺影像人工智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技术实力强劲。公司结合深度学习与传统机器学习,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早期筛查效率。面对乳腺癌发病率高且早期筛查需求迫切的市场现状,公司产品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率,改善患者生存率,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公司团队由医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组成,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能力。此外,公司符合国家“互联网+医疗”及“两癌”筛查的政策导向,可享受政策红利,盈利模式清晰,通过软件平台、移动筛查车、乳腺中心等多元业务实现收入增长,前景广阔。
项目三: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内置反腹压盆底康复装置
▲ 华美妇产医院王平和主任做项目介绍
本项目针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70.19%)传统疗法依从性差、复位不良等痛点,创新研发全球首款基于生物力学原理的内置反腹压盆底康复装置,通过专利动态分解技术将腹腔压力转化为盆底支撑动能,实现器官原位复位与肌力重建,临床前疗效较传统电/磁刺激提升80%,兼具非手术高位支撑、居家便捷佩戴等突破性优势。
产品精准切入中国超500亿元盆底康复蓝海市场,依托无竞品专利壁垒(已布局CE/FDA认证)、医工复合团队临床背书及政策专项补贴支持,率先抢占渗透率不足3%的居家康复场景,覆盖产后及中老年女性超5.7亿潜在用户。
项目四:独创“L3无人驾驶+AI慢病管理”双引擎的智慧养老及康养设备
▲ 广州西威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王邵林做项目介绍
公司聚焦智慧养老与慢性病康养领域,推出智能护理床车、中医AI机器人、穿戴式辅助器具等产品,集成AI+ChatGPT慢病管理平台,提供居家及社区全维康养服务。独创“L3无人驾驶+AI慢病管理”双引擎,融合中医红外诊疗与智能设备,覆盖失能群体护理全场景;与云南政府、华翔物业等共建智慧养老试点,已获菲律宾订单及民政部万套采购意向;核心技术获30余项专利,团队含院士级专家及跨界精英。
项目依托多年自动化技术积累、顶尖医疗团队(含美国医学工程院院士)及200+医院合作资源,联合政府、物业(如广东华翔覆盖百万社区)打造智慧康养样板。
项目五:以碳环核苷修饰(cLNA)技术为核心的小核酸药物开发
▲ 瑞孚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李文全副总裁做项目介绍
公司专注于小核酸药物开发,以碳环核苷修饰(cLNA)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小核酸药物开发平台。公司由具有30年创新药研发经验的沈小宁博士创立,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知名药企,具备丰富的项目开发与管理经验。其新一代cLNA修饰技术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可显著提升药物活性与药效,已申请多项国际专利。
公司现有管线涵盖乙肝、高血压、肥胖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针对高血压的RF1926在药效和安全性上展现出显著优势,有望成为同类最佳药物。瑞孚医药凭借其创新技术、专业团队和丰富管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在小核酸药物领域实现突破,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项目六:基于AI硬件与SaaS云平台的AI远程康复系统
▲ 健而康科技信息服务(中山)有限公司CEO龙岳军做项目介绍
该公司是一家AI远程康复领军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数字医疗系统(含发明专利1项)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开创性实现三甲医院远程康复商业闭环。项目深度契合国家“互联网+康复”战略,已服务200余家三甲医院、超5万患者,获卫健委典型案例一等奖及发改委百亿县域医疗政策加持。
核心优势在于通过AI硬件(运动盒子/探测头)与SaaS云平台,将专业康复服务延伸至居家场景,临床验证使患者步行恢复率提升15倍,填补基层康复资源空白,商业模式已跑通医院、社区、养老机构多场景付费闭环,占据行业70%三甲医院先发优势。
项目七:一种治疗脑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
▲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剑教授做项目介绍
一种治疗脑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是一种新型复方单体注射液,针对脑缺血和心肌梗塞等疾病,具有显著的抗炎、自由基清除和改善微循环的多重功效。该药物在动物模型中展现出优于现有药物(如依达拉奉)的疗效,能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并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其制备工艺成熟,成本可控,每日用药成本仅需25-50元。市场潜力巨大,有望填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领域的空白,成为溶栓药物的理想组合用药。研发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博士组成,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具备强大的研发和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