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由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公室指导,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国合中心”)联合主办,黄埔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协办的“发展中国家官员、学者交流活动”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成功举行。活动汇聚了来自秘鲁执政能力建设研修班、中国-阿根廷高层战略计划合作研修班的官员学者以及区内重点企业代表,围绕治国理政经验互鉴、科技创新合作与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交流。
▲ 秘鲁执政能力建设研修班
▲ 中国-阿根廷高层战略计划合作研修班
本次活动旨在旨在搭建与发展中国家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指示精神。以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方式展现“中国智慧”,结合“广东经验”着重推介广州市、黄埔区当前的国际化发展成果,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和广州故事。
活动伊始,嘉宾们参观了充满活力的国际人才自由港,并通过知识城宣传片,深入了解了这片创新热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随后的环节中,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运营团队介绍国际人才自由港的战略定位和服务定位,强调了人才在全球经济一化浪潮中的重要性,以及平台涵盖人才引进招聘、国际合作交流、政策宣讲辅导、创新资源对接、文体联谊交流及大咖对话等多个方面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国际人才与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发展。
▲ 介绍国际人才自由港有关情况
广州国合中心主任郭慧青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平台功能。她强调,中心作为广州非营利性综合国际交流平台,始终致力于推动广州与全球城市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密切交流与务实合作。此次与发展中国家官员学者的交流活动,正是中心以务实的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广州“引进来”与“走出去”工作,为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贸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动能的具体实践。
▲ 广州国合中心主任 郭慧青
主题分享 洞见未来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鲍雨
牛津大学创新技术转移(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华南区负责人陈上博士聚焦“逐步走向全球科研孵化顶端的大湾区科技孵化圈”,他生动阐释了牛津大学科技的创新,以及在中国尝试开展的科技孵化。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孵化生态圈如何一步步攀登全球科研孵化的顶端,其独特的创新模式、资源优势与国际链接能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 牛津大学创新技术转移(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华南区负责人 陈上博士
国际声音 共促友谊
秘鲁代表:秘鲁阿普拉党副秘书伊芙琳·奥康·华曼(Evelin Orcon Huaman)在发言中高度赞赏中国的发展成就,特别是科技创新与治理经验,表达了秘鲁与中国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热切期望。她强调此类交流对促进相互理解、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期待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实现共赢。
▲ 秘鲁阿普拉党副秘书 伊芙琳·奥康·华曼(Evelin Orcon Huaman)
阿根廷代表:阿根廷阿中商会主任泽维尔·洛萨达(Javier Lozada)分享了阿根廷与中国合作的广阔前景。他着重探讨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深化战略协作的巨大潜力,期待携手在广州知识城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 阿根廷阿中商会主任 泽维尔·洛萨达(Javier Lozada)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各方围绕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思想激荡,氛围坦诚友好,为未来的具体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活动现场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与发展中国家在治理经验与科技创新领域的互学互鉴,有效促进了文化相通与民心相连,更汇聚了全球智慧,点亮了创新火花,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积极的“广州力量”。
未来,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将继续秉持“链接国际,合作共赢”的理念,发挥平台优势,积极链接资源,吸引全球智慧,汇聚发展动能,助力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