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面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报告,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将达到 90 亿以上,因此粮食产量至少需要增加 70%才能养活全部人口。可以预见,减少农业的碳排放将是未来几十年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解决方案需要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与方式、寻找低碳食品等多维度方案,而植物蛋白替代肉类是有效降低畜牧业碳排放的举措之一。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以自身行动践行环保主义,善待动物,推广素食文化。在此背景下,植物肉伴随着食品科技发展走上人们的餐桌。在行业产品的口味与种类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植物肉热”也从大洋彼岸开始蔓延至全球肉类主要消费市场——中国。
乘着这股新的健康饮食文化潮流,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国合中心”)与Brinc国际创投加速器,举办一场植物肉品鉴会,在“双碳”目标下,为植物肉行业在广州产学研用对接提供交流场景,倡导前沿健康环保理念,推动广州各界在全球可持续性行业上的务实合作。
9月1日,广州国合中心与Brinc国际创投加速器,联合妙鲜 Meat fresh 、广东侨界人文学会,定向邀请植物肉研发项目方,国内外素食餐饮相关产业、投资机构相关代表和行业技术专家,旨在推动植物肉行业科普,共同探讨植物肉产业创新趋势及在穗发展的方向,推动素食行业产学研用对接,促成上述领域的深度交流和务实合作,为广州健康饮食及环保观念的双重可持续贡献力量。
活动邀请Brinc 国际创投加速器中国区管理合伙人潘俐文(Renee Pan)、妙鲜Meat Fresh以及广州半岛投资集团总经理、广东侨界人文学会蔬食康养产业委员会主任王志明为现场观众从行业赛道科普、项目研发理念以及素食应用产业的不同角度进行精彩分享。
潘俐文提到,一只鸡喂食9卡路里的食物才能产生1卡路里的肉。工业化畜牧业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高于交通运输行业,是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创新获取肉类或植物类蛋白的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人体健康均衡、动物细菌及肉制品依赖等问题,还将有效帮助到农业减排。
“2035年,植物肉占全球肉类需求23%,到2030年,会有5525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潘俐文说,目前中国素肉市场的创新版图非常的多元,比想象中大,亟待发展,其中包括的角色有:新品牌、帮助品牌成长的平台以及愿意投资品牌的机构、大企业和个人等。而消费市场还没跟上,植物肉进入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陆杰樑(Johnson Luk)的分享提到,中国有6亿人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5.07亿人有超重和肥胖问题;4.2亿人有三高,1.21亿人患有糖尿病。而消费者所关注的鲜肉安全、过度加工的植物肉、不健康饮食方式导致亚健康和食源性疾病。Meat Fresh希望通过高科技临床营养植物肉预制菜来解决中国的大健康问题,开发植物肉类、健康预制菜,在临床营养上进行干预,医学指标指导饮食,从而开启新食疗养生时代。
王志明表示,植物肉健康预制菜能有效为城市白领改善膳食,非常期待未来植物肉在素食行业中发挥的能量。植物肉是新兴产品,技术研发、生产方与渠道商应合力推广,共同教育消费者。王志明进一步提出,趁着消费者对新兴产品的接纳,可以结合数字化餐饮的做法,让植物肉预制菜的菜谱、营养成分数据可视化,让消费者更加直观的感受植物肉素食的产品特点,从而改变消费者对传统素食的观念,达到消费者教育的目的。
现场嘉宾反响热烈,投资机构、从业者们就植物肉市场推广合作、生产供应链及科技应用向嘉宾做了提问与交流。同时,本次活动进行了植物肉预制菜的现场品鉴,让现场参加活动的对接方不仅能听到专业的技术分享,还能品鉴、感受植物肉的口感与特点。当感受到植物肉的口感、味道与真肉相近时,在场来宾都啧啧称奇。
本次植物肉品鉴会,是广州国合中心与相关合作机构发起的【国合·沙龙】活动,通过新兴、国际前沿科技、文化、商贸项目的引进和交流,广邀国内外的相关人群共聚一堂,探讨与推动各方项目在广州的产学研用对接,同时面向国际友人,提供与广州相关产业人群深度交流场景,推动广州国际交流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