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短波】
3月23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6.11亿元、增加值699.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4%和43.6%。其中,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支撑有力,广州市经济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劲恢复势头。
3月28日,广东省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一季度,全市共258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0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92亿元,一批标志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3月30日,2021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市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年会的全体会议及12个分会场共签约183个项目,投资总额超8600亿元。截至目前,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已达309家。今年以来,已有258个重大项目在广州动工,总投资额3008亿元。
【国际资讯】
当地时间3月27日,伊朗和中国签署为期25年的合作协议,以加强两国之间长期的经济和政治联盟关系。该协议将伊朗拉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预计协议内容包括中国在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
全球经济去年萎缩3.5%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月30日表示,IMF将调升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但资金状况前景仍不明朗。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在各国政府祭出约16万亿美元财政措施,抑制疫情及减轻其经济冲击后,全球经济已站稳脚步。但各地区国家之间、甚至同一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分化情况十分危险。
【营商环境】
《广州市把握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3月30日,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开幕,《广州市把握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于会上正式发布,这也是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该政策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培育创新主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强化专业人才培训五个方面提出了25条创新措施。如加快RCEP国家跨境货物通关,深化广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改革创新,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缩减通关时限,研究推动RCEP国家跨境电商货物,在已运抵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企业提交所有海关所需信息且符合正常放行条件的24小时内放行,其中易腐货物争取6小时内放行。广州市将借此联动推出一批全国领先的重磅产业政策,涉及跨境电商、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服务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等产业。
黄埔出台营商环境改革4.0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简称“营商环境改革4.0”)于3月24日正式发布,改革涉及领域更广,覆盖面更大,从指标提升、市场环境、国际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实施保障方面提出23项改革任务、168条具体措施,着力打造系统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黄埔Smile”营商品牌。
相比前三版改革,营商环境改革4.0更加重视改革创新系统性,更加重视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更加重视先行先试发挥示范作用。本次改革还通过深化第三方评价、“吐槽大会”、营商环境观察员等相关制度,不断提高社会共同参与度,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优化营商环境”的氛围。同时,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知识城总规获国务院批复为契机,将商事登记“跨境通”范围从港澳拓展至新加坡,推动信用建设、知识产权等领域与港澳互认互通,深化“单一窗口”“两步申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
《广州市精准支持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3月15日,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精准支持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穗府规〔2021〕1号,以下简称《措施》)。具体来看,《措施》通过强化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提升财政资金引导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要素保障、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企业培育、产业集群、优质项目、土地保障、财政支持等明确相关要求和工作措施。《措施》从建设高质量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健全现代物流公共平台体系,支持现代物流、供应链企业成链集群发展,强化优质产业项目要素保障,支持物流创新发展,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等6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举措,助力广州现代物流和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广州上线全国首个区块链可信认证服务平台
3月26日,广州率先在全国上线区块链可信认证服务平台,提供数字证书、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签章和信息加解密等服务,解决网上提交办事材料的可信问题。
区块链技术拥有可信共享、透明、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该平台实现从数字证书申请、签署意愿采集等全链条信息的随时可查询、可监督、可追溯、可取证。个人、企业通过统一的认证后,即可对全市不同政务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书进行查阅、授权、确认,随时随地进行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实现零跑腿、零见面。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能极大限度地保证个人信息的隐私安全。
日前,“穗好办”APP上线了区块链电子签章服务。企业法人通过“穗好办”APP首页“电子印章”服务,即可对需要签署的电子合同进行确认,并自主选择电子签章服务机构在合同指定签名位置进行电子签章。目前,电子签章已应用至不动产登记事项,未来还将应用到二手房在线交易等多个事项中。
【对外交流】
广州举行2021年外国驻穗领团见面会
3月23日, 广州市举行2021年外国驻穗领团见面会,就进一步推进广州与各国驻穗领事馆的友好务实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外国驻穗领团团长、乌干达驻穗总领事所罗曼·鲁提嘉分别致辞。市政府副秘书长孙秀清主持见面会。来自53个国家的驻穗总领事馆官员出席活动。
陈志英常务副市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等情况。“十三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在GaWC世界城市体系排名中历史性跨进第一梯队,跃居全球一线城市。驻穗总领事馆在广州对外交流合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作用。广州市将继续做好领馆和领事官员的在穗服务工作,坚持为各国企业和人才来穗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各种便利。希望各国驻穗领馆继续推动广州与所在国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共创繁荣。
“澳门青年人文湾区行”参访团走进广州
为促进澳门青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内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日前,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共同组织近100名澳门青年走进广州,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等地。
参访团先后实地走访了永庆坊、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中山纪念堂和广州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了解红色文化,学习革命历史,感受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永庆坊,参访团一行深入了解城市旧街区活化更新,广州老城区注入新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并与街区内的相关企业和澳门创业青年交流分享。青年们表示对于在内地创新创业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科技创新】
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发布首批创新成果
5G智传笔可实现纸屏同步,实时传输;5G庭审本实现多方开庭、同步质证;5G随身云盒实现用户智能密码钥匙和数据通信安全的保障;5G-LIM系统将实物证据、实体场景等三维建模,实时上云、上链保存——3月26日上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启用暨2021年成果发布活动,首次发布以上创新成果。
2019年4月,广州中院与广州联通签订“广州5G智慧法院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全国首个5G智慧法院建设。2021年3月26日,广州5G智慧法院实验室正式启用。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广州中院吸纳一线法官参与,组成“法官+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的模式,确保研发成果实用好用。
南沙出台16条科技创新政策
3月19日,南沙区印发《支持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若干政策措施》,着眼于构建高端原始创新体系、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及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创新主体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条科创政策。这一系列支持措施、奖励补贴覆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平台落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科技创新全链条。南沙区还将深度对接港澳创新资源,探索成立粤港澳科技合作示范区,引导港澳高校参与南沙科学城建设,支持穗港澳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南沙区同时支持区内各类主体在国际创新人才密集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人才工作站或研发机构,并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
番禺第一期人才科研成果交流座谈会举行
3月25日,由番禺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番禺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区科工商信局和广州大学城管委会联合主办的“校地融合 智创番禺”2021番禺区第一期人才科研成果交流座谈会(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专场)在广州天安番禺节能科技园成功举行。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番禺希望以校地座谈交流会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放大参会效应,不断增进校地情感联系,巩固校地对接成果,广泛征询校企意见,出台人才及科技创新政策,力争将广州大学城打造成为“人才特区”。同时,番禺也将全力推进南大干线经济带规划建设,加快广州大学城与万博长隆、广州南站等平台的功能互补,实现提升产业链、畅通人才链与做强产业集群的同促共进,力求将番禺打造成为广州最为活跃、宜业、宜居的“干事天地”。活动现场,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分享展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行业领域的科研成果。
【经济贸易】
首次成团!广州国合中心携入驻机构参加广州国际投资年会
3月30日,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顺利举行。广州国合中心携入驻机构共同参加了本次年会,与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496家企业和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深化投资合作,共享广州发展机遇。
本届年会以“领航新发展,澎湃新活力”为主题,设置1场全体大会和14场专题活动,并创新办会形式,3月16日至20日,首次在特拉维夫、硅谷、波士顿、海德堡、奥克兰、新加坡等地设置海外分会场。会议上,除了亮相广州强大的“朋友圈”外,还举行了重大产业项目主会场集中签约,共签约项目83个,累计投资总额超8600亿元。会议上还举行了RCEP电商政策发布暨直播电商地图点亮仪式,连线察看了3个当日动工的项目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广州国合中心与各入驻机构代表的“首次成团”共同参加广州市的国际投资年会。通过参加会议,入驻机构对广州整体的营商和人文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广州未来的投资发展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广州国合中心将竭诚发挥平台窗口作用,继续链接资源,与各合作机构共创、共享、共赢。
广东省华商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蒋健才先生到访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3月25日,第三期「大咖有话说」活动在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广东省华商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产业智库专家蒋健才先生,为大家带来专业科创知识分享。来自市委外办、中商协工委会、相关商协会及企业代表共约50位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到场嘉宾们热烈讨论双循环格局下的科技创新突破的路径与抓手,针对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产业化运营进行了深入交流。
分享会上,蒋院长立足目前国际发展趋势及双循环格局下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智库+平台”的运营模式为科创产业赋能,同时,在蒋院长的“五入园模式”中,除人才、项目、专家、资本外,还着重提出了商协会在科技交流合作过程中作为资源载体与纽带的重要作用。分享结束后,到场嘉宾表示希望有更多在一起共同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希望在后续的活动中能有更多的实践分享和深度交流机会。
【文化旅游】
广东摄影“省展”来穗
3月20日,“北滘杯”广东省第28届摄影展览巡展(广州站)暨作品集首发式在广东省文联艺术馆举行。本届“省展”由广东省文联指导,展览根据征稿类别分为“记录摄影类”“艺术摄影类”“创意和商业摄影类”“北滘专题类”以及“多媒体类”5大板块,首次尝试了如多媒体的新的展览方式,注重提升展览规格品质,让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的力作以崭新的一面亮相。在展览内容上,一批反映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土民俗、创意广告等方面的精良作品收录其中。
2021广州·海珠湿地国际音乐节如约而至
3月26日至28日,2021广州·海珠湿地国际音乐节如约而至。今年海珠湿地音乐节集合了“红蜻蜓”航模红色音乐会、原生态音乐阿卡贝拉、爵士音乐、粤语怀旧经典等多种演绎形式,同时还向广大市民发出“湿地邀您来唱歌”的邀请,根据网友点歌热度,最终确定了演出曲目。有风格独特的民族歌曲《天边》《青藏高原》等民族音乐代表作,也有《少年》《你笑起来真好看》《我们都是追梦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耳熟能详的歌曲。
与此同时,今年海珠湿地国际音乐节采取沉浸式的方式,不仅在绿心湖广场设置主舞台,同时在飞龙桥有非洲鼓展演互动,在花溪长廊有吉他弹唱,在花溪有古琴表演和茶艺鉴赏,在果香园桥边有葫芦丝和竹笛表演,传统乐器演奏和非洲鼓、阿卡贝拉等时尚新元素,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丰富多元的沉浸式音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