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短波】
2021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中,一季度广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404.09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05亿元,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34.14亿元,同比增长31.3%,两年平均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21.90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6.7%。
2021年,广州市持续深入推进重点项目“攻城拔寨”行动,统筹推动1540个“攻城拔寨”项目,年度投资超5000亿元。一季度,“攻城拔寨”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的28.9%,超过时序进度3.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
1-3月,广州全社会用电量21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35.73个百分点(比2019年增长12.77%),两年平均增速6.19%。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3.94%、5.06%、9.53%、3.58%。
4月23日,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今年一季度,黄埔区、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营业收入396.14亿元,同比增长25.5%。
【国际资讯】
4月22日晚,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4月28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2021年亚洲发展展望》,预测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1年经济增速达7.3%,中国经济增速由上一次预测的7.7%调高至8.1%。随着全球经济活动的加强,制造业反弹、出口增长正在提振一些亚洲经济体。疫苗生产和交付方面的进展促成了这一势头,但疫情大流行仍是该区域面临的最大风险,因为疫苗接种的延迟或全新的重大疫情可能破坏增长。
【经济贸易】
18.6%!广东GDP增速跑赢全国
4月21日,广东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27117.96亿元,同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52.78亿元,同比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903.86亿元,同比增长25.1%,两年平均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261.32亿元,同比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6.7%。从经济增速看,一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速相比全国(18.3%)超出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比全国增速(5.0%)超出0.2个百分点。
广州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59.7%,新动能成广州经济“核”动力。“十四五”刚起步,广州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中,各类项目推进快马加鞭、纷纷落地,从2021年4月22日广州市披露的一季度经济数据看,医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8.8%、1.3倍和1.5倍。一边是固本强基,一边是乘势加力,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以及近两年来的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广州此次取得亮眼成绩的新晋“贡献者”,与消费和出口拉动助力经济强劲复苏,并为广州在一体化基础上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获得新支点、获得新空间。“十四五”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广州一季度稳健开局,这在外界看来,未来占据优势竞争力高地可期。
【营商环境】
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
4月28日,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将于5月8-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大会将以 “超清视界 睛彩生活”为主题,将举行一场开幕式、七场主题论坛、数场企业专场发布会、供需对接洽谈会、项目路演以及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产品技术交易展等多场活动。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有力推动了超高清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大会将突出交易性、专业性、互动性和国际性。
广州打造数产融合全球性标杆城市
4月22日,在首届中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融合大会上,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广州挂牌。近年来,广东省及广州市通过加大规划政策引导,已初步形成以产业应用为引导、以技术攻关为核心、以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国内总体处于第一梯队,为加速推动数产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截至去年底,琶洲核心片区内聚集企业超过28000家,净增4000家以上,营收金额超过2690亿元。
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仪式在穗举行
4月19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仪式举行。广东省副省长张新,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分别致辞。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广州期货交易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绿色发展,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以产品、制度、技术创新为引领,积极稳妥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更好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广州市将全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发展,积极营造优良环境,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保障,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开好局、起好步。
【对外交流】
市人大常委会在广州召开在穗侨领侨商座谈会
4月22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广州召开在穗侨领侨商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勉参加活动并讲话。 座谈会主要目的是结合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重点,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加强与侨领侨商沟通联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规划建设情况。与会侨领侨商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以及归国留学人员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加强广州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工作分别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科技创新】
创新在广州落地生根 效率在广州开花结果
4月14日-18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从广州出发。近年来,广州已新建成南沙大桥、花莞高速、广中江、广佛肇广州段、机场第二高速北段工程等项目,2020年广州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1.7公里,基本形成“三环+十九射”的高快速路主骨架路网,与周边地市均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连接。广州正积极谋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高等级道路交通网络互联互通,为广州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建设、着力提升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做好交通支撑保障。
天问一号5月底登陆火星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主会场,国家航天局正式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Zhu Rong)。以火神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该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征程的首次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领域也是创举。
【文化旅游】
海上丝路·双城忆”图片展澳门展出
4月20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澳门城市大学、澳门文献信息学会、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海上丝路·双城忆——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广州与澳门印迹”图片展览暨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展期至5月7日。清代广州十三行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经贸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十三行的辉煌使得广州在经济、贸易、社会、文化、艺术、教育、医学等方面高速发展,在中国对外贸易的舞台上留下熠熠生辉的一笔,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如今粤澳两地繁荣。此次展览涵盖“海贸遗珍”“珠江璀璨”“濠江溢韵”“丝路鎏金”“渊远流长”五大主题,甄选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图片、收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的清代外销画以及澳门世界记忆文献史料等共233幅图片,展示广州与澳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世界读书日 书香弥漫广州
4月23-24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其中,“你悦读,我采购”活动走进地铁,为市民提供“悦读地铁,粤读越精彩”文化体验。4月23日在一号线农讲所站、4月23日至25日在八号线聚龙站为广大市民带来阅读盛宴。活动在每个站点准备了约3000册精品图书供读者挑选。该活动以书香浸润市民出行路程,实现了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服务运输行业的跨界合作。此外,“图书馆杯”全国阅读创意大赛作品展、“发现南岭之美”生态摄影作品展等精品展览将在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巡展;“阅读无忧”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多项惠民措施;“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活动宣传古籍保护理念;“书香暖山区”图书募集活动助力乡村振兴;“阅读零距离”活动重在培养青少年阅读习惯等。